青春长卷不尽展,此情可待成追忆

泽地萃

<p>  时光荏苒,转眼又是学期将尽时。回首来路,不觉为2020级学生的成长而喝彩,也不禁为全体初一老师的辛勤付出而骄傲。时光将我们一起度过的2020年第一学期化作一幅长卷,过往的点点滴滴,都有珍贵的落墨,让我们一同展卷细看。</p>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<p>  “少成若天性,习惯如自然。”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。</p><p>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:“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。”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也说过:“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,它可以主宰人生。因此,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善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。”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念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。好习惯,可以使人受益无穷,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为让初升入中学的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节奏、尽早进入初中学习状态,养成好习惯,初一年级在学校习惯养成月的理念指导下精心设计系列活动,落实习惯养成任务。</p><p> 九月是学校的习惯养成月。自九月起,年级即重视对孩子们的课堂学习习惯、课间活动秩序、就餐习惯、午休习惯、乘车习惯等的培养。在自始至终的严格要求下,孩子们成为了具有文华精神风貌的少年。</p> 入校课程 <p>  “一粒种子长成嫩叶,一颗稚嫩心灵走向成熟,都是因为有一片成长的土壤”。步入文华校园,孩子们便是文华初一大家庭的一员,更是我们衷心精育的春起之苗。为让孩子们快速熟悉新环境、消除陌生感,增强归属感,年级精心设计了入校课程。从入校课程开始,即重视同学们的优秀行为习惯的养成,让每一个孩子做到“食不言、寝不语”,言行有神采,学习有方法,待人有礼貌等。</p> 品行标兵评比 <p>  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在习惯养成期间,各班进行了品行标兵评选活动。以身边的标兵同学为榜样,一起向优秀进发。</p> 自纠自查达标记录 <p>  成长路上,不仅要有老师的引领,还应有自我的反省。年级制定了日常行为习惯自查自纠记录表,记录表详细罗列优秀行为习惯,后附达成度选项,而同学们通过自我审视、自我评价,进行自查自纠。每个同学都梳理出了自己做的比较好的习惯与达成度一般的习惯,从而进一步巩固优秀的习惯,改正不好的习惯。</p> 致家长的一封信 <p>  在学生习惯养成方面,年级也十分重视家校合育的力量。初一年级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、线上家校交流等方式,让家长们熟悉初一年级习惯养成的教育理念与方法,达成“5+2=7”的教育效果。</p> 班主任有妙招 <p> 每个班的班主任针对学生习惯养成的不同方面分享了各自的小妙招。智慧共享令年级各班形成合力,在引领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工作上,年级有了更多详细具体的操作方法。</p> 国庆自我规划卡 <p> 国庆长假期间,每一位同学都对国庆七天假期做了自我规划,明确每天想改变或最想干的事、每天坚持的三件事、七天的整体安排,并在假期结束后对自己的七天长假做了自评与家长评价。</p> “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”总结 <p>  十一国庆长假期间,同学们对自己入校以来的习惯养成成果进行反思与总结,并以“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”为题成文。我手写我心的方式,让习惯养成成为学生的显意识,进而明确了好习惯的重要性。</p> 文明班级评比 <p>  为进一步激起同学们的习惯养成主动性,年级设立“文明班级”评比制度。每月根据各班全体同学在日常习惯养成的表现进行评比,利用升旗仪式颁发“文明班级”流动红旗,以指导学生在学习、守纪、交往、卫生等方面的行为。有了规矩,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,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。 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b>整齐划一的队形</b>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b>干净整洁的宿舍</b>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b>井然有序的晨读</b>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b>凝神细思的课堂</b></p> <p>  餐前排队时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,争分夺秒地背诵,让“学习是我自己的事”落在心间,更落实在行动中。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b>寂然有序的用餐</b>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b>秉公执法的督察组</b></p> 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<p>  教育和教学工作是学校和年级工作的核心,也是体现教师生命价值的载体。教学工作是一项机遇与挑战并存、需要将传统与创新结合的工作,也是一项爱心和耐心并重、需要智慧的工作,因此,我们从不敢懈怠,以兢兢业业的态度抓好教育和教学工作。</p> 课堂改进活动 <p>  为切实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,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培养目标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。学校将十月份定为课程研讨月,从十月开始,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活动在初一开始进行,而直至十二月十七日,基于课程标准的观评课才结束。</p><p> 年级共有29名教师参加了课堂大赛,各学科组的教师在前期理念学习的积淀和学科首席教师的指导下,精心备课,虚心接受评课教师的建议,不断成长。</p> 学习习惯养成 <p>  在关注日常行为规范的同时,年级也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。在老师的引导下,孩子们建立起学科笔记本、错题本,养成了互助答疑的习惯等。</p> <p>  就餐后的碎片化时间,老师提问背诵。</p><p> </p> 学科素养诊断 <p>  语文的核心素养,包括了“语言的建构和运用”“思维的发展和提升”“审美的鉴赏和创造”以及“文化的理解和传承”四个方面。语文组在“1+x”群文阅读的理念下,结合教材名著导读,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,以检测和活动的方式,让学生的阅读真正发生。</p> <p>  语文组还在学评教一致性理念的指导下,探索新的评价方式。比如以绘画的方式评价学生对文章内容与主旨的理解。</p><p>  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情感体验的结晶,而读者在阅读时文本时,又总会难免地融入读者自己的主观情感体验。作品便因我们的阅读而生发出新的生命活力,这是文学的独特魅力。</p><p> 同学们以画作传达对文章的理解与情感体验,老师通过画作了解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,这正是以此评价的价值——将不可直观的情感领悟直观化。</p><p> 同学们的绘画很好地诠释了对作品的理解。</p> <p>  英语组举办了单词拼写大赛。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。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河。”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,而比赛拼的不仅仅是单词记忆能力,也考察同学们的临场应对能力。</p><p> 比赛现场,同学们沉着冷静,笔尖书写着自信与从容。</p> <p>  数学组的计算能力大赛正在积极筹备中。</p> 教师专业成长 <p> 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初一年级是一个年青而充满朝气的团队,每一个教师都特别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,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勤阅读,勤思考,勤动笔。</p><p> 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,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,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思想过硬、业务精良的教育和教学能手,年级定期召开青年教师沙龙,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助力。</p> 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庆国庆迎中秋 <p>  祖国71周年华诞与传统节日中秋节同日,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实现国家富强、民族复兴、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共同理想,普庆国之独立,同抒团圆之情,丰富学生家国情怀,初一年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国庆、迎中秋爱国主题教育活动。</p> 主题朗诵比赛 <p> 秋日草木的摇落,总能触动人的心弦,枯荣之间,惹人思绪流转。诗与文,流露心中感发;经典诵读,再生感动的力量。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,培养感动的能力,初一年级由演讲与口才社团承办的以“秋天落叶”为主题的诗文朗诵比赛在乐道楼一楼东侧舞台顺利举办。</p> 多彩学坊课程 <p>  秉承着创办可供每个学生自主选择的教育的办学理念,在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基础上,初一年级也因地制宜地推出精彩纷呈的学坊课程。</p><p> 每个学生都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课程,在课程中学习新知,拓宽视野,锻炼能力。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b>了解人类的诞生</b>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b>知晓一片叶的枯荣</b>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寻美之旅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b>英文剧本熟读中</b></p> <p>  除此以外,仍有多样的学坊课,满足同学们的不同兴趣。</p> 精彩合唱 <p>  用飞扬的歌声展示青春,用熟悉的旋律放飞梦想。歌声嘹亮,笑语盈盈。12月10日,初一年级“音为梦想 乐动青春”合唱比赛正式拉开帷幕。同学们纵情高歌,用自己的袅袅天籁,赞颂着自己的美丽青春与无限憧憬。</p> 文艺汇演 <p>  在灯光与微笑构成的舞台,在温馨与永恒铸成的校园,一场盛大的文艺汇演展示青春风采。流金岁月,时光犹如白驹过隙,同学们不知不觉已在文华经历了一夏、一秋、一冬。他们在这里学习,在这里成长。但四季更迭,他们未曾改变的,是那一段深深的情,是那一颗感恩的心。年轻无极限,在最美丽的年华里,同学们一同谱写了一曲最动人的青春乐章。</p> <p>  这幅长长的画卷仍在学生们的成长足迹中徐徐落墨,时光不老,精彩不断,未完待续的余卷,是我们共同期待的明朝。往日精彩书不尽,明朝依旧笑春风。</p><p> </p> <p>编辑:王丽梅</p><p>审核:李振发</p><p>签发:栾卉洁</p>

习惯

年级

养成

学生

同学

初一

课程

学习

教育

青年教师